【原创】“穷则思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——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蜕变之路

一、脱贫攻坚:穷则思变

1. 穷困的现状

(1)贫困人口数量庞大: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,贫困人口数量高达2.5亿,占全球贫困人口总数的1/4。

(2)贫困地区分布广泛:贫困地区遍布全国,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、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。

(3)贫困程度深:贫困人口普遍面临“三不”问题,即不脱贫、不致富、不发展。

2. 思变: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

(1)政策扶持: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,如产业扶贫、教育扶贫、健康扶贫等,为贫困地区提供政策支持。

“穷则思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——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蜕变之路

(2)扶贫项目:实施易地搬迁、生态补偿、就业培训等扶贫项目,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。

(3)社会力量参与:动员企业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事业,形成全社会共同扶贫的良好氛围。

3. 变通: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

(1)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:截至2020年底,我国贫困人口已减少至551万人,贫困发生率降至0.6%。

(2)贫困地区面貌焕然一新: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,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。

(3)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: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,生活水平逐步提高。

二、乡村振兴:变则通,通则久

1. 乡村振兴的背景

(1)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:农村地区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产业发展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。

(2)农村人口流失: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,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、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。

(3)农业发展面临挑战:农业生产方式落后,农产品附加值低,农民收入增长缓慢。

2. 变通:实施乡村振兴战略

(1)产业兴旺:发展现代农业,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,增加农民收入。

(2)生态宜居: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提高农民生活质量。

(3)乡风文明: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培育文明乡风,提高农民文明素质。

(4)治理有效: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,提高农村治理水平。

(5)生活富裕: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,生活条件不断改善。

3. 通则久: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

(1)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:农村道路、水利、电力、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

(2)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: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,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。

(3)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:农村生活垃圾、污水治理水平提升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

(4)农民生活水平提高:农民收入持续增长,生活条件不断改善。

三、总结

“穷则思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这句谚语在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。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,我国不断寻求变革,实现了从困境到通达的蜕变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要继续发扬“思变”精神,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,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。

Tags:

✨ 原创声明 ✨

本网站所发布的所有文章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内容)均为原创或已获授权转载,受相关法律保护。未经本网站明确书面许可,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擅自复制、修改、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。

如需引用或合作,请联系本站获取授权。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使用,我们保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特此声明。

上一篇: “笨鸟先飞,笨人先富”:从“笨人”到“富者”的逆袭之路
下一篇: 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——独特与共融的和谐之道